被薅的“果小云”涉嫌抄袭 但被“恶意羊毛党们”依旧难辞其咎
此外,在这些薅羊毛群中,还有一群专业“黄牛党”。这群“黄牛党”折价收购羊毛党们抢到的货和券,再加价卖出去。如果薅到手的“羊毛”是积分类,这些积分往往会被换成相应的权益再在淘宝、咸鱼等平台进行兜售,帮助羊毛党实现快速变现。 来看几个例子。 2018 年 12 月 17 日,星巴克上线“星巴克APP注册新人礼”营销活动,遭受羊毛党大规模攻击。他们利用大量手机号注册星巴克APP的虚假账号,并成功领取活动优惠券,导致星巴克的营销活动两天即停止。 2019 年 1 月 20 日凌晨,羊毛党利用电商平台拼多多“无门槛 100 元券”存在的bug薅羊毛,仅支付少量资金即可不限量领取 100 元无门槛券。根据网络上流传的真真假假的截图中显示,有用户称熬夜借助漏洞充值了几十万元话费,更有消息称拼多多一夜之间被薅走数千万元。 正所谓:恶意羊毛党所过之处,寸草不生。但如何才能惩治“羊毛党”? 今年 10 月 14 日,裁判文书网公布了一起网络购物合同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2018 年 7 月 3 日 17 时 28 分许,原告林某在被告苏州卡尔森家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卡尔森)经营的网店“富帝尔家具旗舰店”购买全新购买全新“实木家具”1+2+3组合一套并支付商品价款。交易价格为促销价 1195 元(标示的原价为2390元)。随后,客服人员先后以该款产品已停产、没货、SKU(库存量)价格有误为由,称无法发货。 而林某下订单当日,案外人主动与卡尔森联系,称该公司遭遇恶拍,并提供群名为“一起薅羊毛撸得快”的微信聊天记录。聊天记录显示,部分群员在明知案涉商品成本价至少在六七千元的情况下,在群内宣传号召恶拍,称要把事情扩大化。 卡尔森随后也证实其确实遭遇了恶拍:其网店因标错价格,将 10000 余元的商品价格标作 1000 余元,遭人恶意购买 30 多件。 因此,法院认为有事实依据证明卡尔森在其网店发布的案涉商品促销价格系标价错误。该案最终判决为卡尔森应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林某交付前述家具一套,并驳回林某的其他诉讼请求。最终双方以卡尔森赔偿原告林某 2000 多元达成和解。 公平不会迟到,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参考来源: 《水果店被薅羊毛惨案反转?涉事店家被指抄袭店铺信息 》;作者:卢奕贝,发布平台:界面新闻 《被薅羊毛的果农店重新上线后,又一家恢复运营》;作者:观察者网,发布平台:观察者网 《“薅羊毛”常有,薅出公愤不常有》;作者:人民日报;发布平台:今日头条 《互联网黑色产业链之“薅羊毛”党》;作者:电子报;发布平台:电子报 《一夜薅走700万的羊毛党们》;作者:边条;发布平台:X博士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 (编辑:重庆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